探索人大监督和党内监督同向发力

发布时间:2020-12-03 文章来源:北京纪检监察网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将人大监督与党的监督有效结合,增强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势在必行。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顺义区人大常委会严格处理好依法行使职权和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人大监督与党的监督的关系,坚持以党的监督为主导,推动人大监督和党的监督相结合,使之相辅相成、联动运转、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着力突出人大监督方式,强化对“关键岗位”的监督。将执法检查、工作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区委并争取对人大监督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同时,注重与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的沟通联络,认真做好两个衔接:一是把领导干部年度工作考核、年度廉政考核、岗前廉政教育、诫勉谈话等制度与人大的干部任职法律考试、任前就职发言等制度衔接起来;二是把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查处与人大代表行权履职和人事任免工作衔接起来,充分发挥党的监督与人大法律监督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

着力突出人大监督重点,强化对“重要事项”的监督。始终坚持把“一府一委两院”依法行政、依法监察、公正司法情况作为监督重点,保证其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各项工作。2020年1至11月,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7项,提出审议意见80余条。其中,自《顺义区预算审查监督办法》制订实施以来,在落实事前评估、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的全过程监督的基础上,区人大对区政府一般预算项目绩效评价情况开展专题询问,深入了解镇街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一步推动区政府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着力突出监督方式创新,强化完善监督合力。充分发挥人大监督、推动的职能作用,迅速调整履职视角,集中开展专题调研。随着首都疫情防控形势稳中向好,越来越多的驻区企业逐渐复工复产,区人大常委会由主任、副主任带队下沉一线,通过对全区重大工程项目复工及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面临的具体困难以及促进企业发展各项政策落地落实情况,切实为全面复工复产提供智慧保障和法治支撑。同时,区人大常委会努力完善监督工作机制,注重可遵循、可操作,积极发挥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代表履职能力,通过规范执法检查的工作步骤和流程、统一制定工作清单等措施,提高人大代表参与监督的主动性和业务能力,在全市第二轮、第三轮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对物业、垃圾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工作中,区人大各项参与率并列全市第一。

截至目前,顺义区已初步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措施配合、成果共享等工作机制,共建立人大代表之家25个、人大代表联络站225个,实现了对全区25个镇街的全覆盖。下一步,区人大常委会还将探索建立纪委监督与人大监督贯通协调机制,有效发挥双方优势,破解基层人大监督工作刚性不够的困局,推动开辟新形势下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的新途径和新方式,促进监督体系不断完善,更好地为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