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党校:发挥基地作用 助推反腐倡廉

发布时间:2018-12-12 文章来源:区委党校

一直以来,区委党校紧密结合党风廉政建设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发挥反腐倡廉教育基地作用,不断深化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式,着力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助推区域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理论武装,夯实反腐倡廉的思想基础。一是理论授廉,洗脑洁心。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作为反腐倡廉教育课程纳入培训的主要内容。开设“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与党性修养”、“预防职务犯罪”等专题讲座,进一步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理论素养和思想境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课时限廉,合理规范。在主体班课时规定上,处级班反腐倡廉教育课程不得少于12课时,中青班不得少于8课时、一般干部培训班不得少于4课时,确保党风廉政教育课程成为各层级培训班的必修课。三是理论考廉,存档律己。在处级班和年轻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中设置廉政测试环节,真正达到“以考促学”“以学促廉”的目的。

突出党性教育,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一是参观“悟”廉,爱岗洁身。组织学员到延安、西柏坡等现场教学点进行体验式教学,把原本相对抽象的党性教育变得生动可感。二是基地“看”廉,筑牢防线。组织学员到北京市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区法院旁听庭审职务犯罪相关案件、中国电影博物馆参观“光影典范颂清风”廉政教育展览、昌平区十三陵参观“明镜昭廉—明代反贪尚廉历史文化展”等,通过实地参观的形式接受廉政教育,使学员牢固树立勤政廉政意识。三是分析“思”廉,不断反省。引导学员从个人思想实际和成长经历出发,以“我的学风、文风、作风”为主题撰写党性分析报告,认真剖析自身在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学员论坛、班会课上进行交流,进一步引导学员增强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

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反腐倡廉的教育效果。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综合运用专题讲授、影视教学、现场考察、研讨交流、警示教育等方法,着力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吸引力、震撼力。一是重视体验式教学。每个主体班次安排一周左右的时间,主要围绕党性党风党纪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教学,使党员干部接受深刻的思想教育。二是重视影像辅导。组织学员观看反腐倡廉专题片,使学员进一步加深对权力的理解,做到正确对待个人利益,正确行使手中权力。三是重视警示教育。组织学员到顺义区看守所接受警示教育,感受服刑人员失去自由的痛苦,充分认清职务犯罪的危害,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