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廉榜样:顺义区仁和中学马卓斌老师
来源: | 时间:2016-07-08
七一前夕,顺义区演讲比赛在全区140余家单位中全面开展,通过参赛选手的精彩讲述,一幕幕身边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鲜活画面在我们面前铺展开来。为 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我区党员干部中的勤廉榜样,我们从中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几位党员干部的典型事迹与大家分享。
~~~~~~~~~~~~~~~~~~~~~~~~~~~~~~~~~~~~~~~~~~~~~~~~~~~~~~~~~~~~~~~~~~~~~~~~~~~~~~~~~~~~~~~~~~~~~~~~~~~~~~~~~~~~~~~~~~~~~~~~~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顺义区仁和中学马卓斌老师是怎样以身作则,指导人生,廉洁从教的?
廉洁从教,谛听花开的声音
——顺义区仁和中学马卓斌老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通过传道来育人,自己首先要修身养性,做个清廉、高尚的人,才能对学生言传身教。
引领我们仁和中学一路前行的蒋吉姝校长,经常对我们这样说,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教学工作认真、对实惠说不;要对学生教育认真,对一己私利说不。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吃请收受之后,自然要用手中的权力去关照某个学生。这样一来,教师公平、公正、廉洁的高大形象在学生的眼中便会轰然倒塌。
其实,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也不乏廉洁的表率:最令我敬佩的就是马卓斌老师,他那种长期无怨无悔地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当年他们班的学生王某,父母是北京知青,远在青海,跟着年迈的祖父一起生活,家庭非常困难,该同学也很自卑,情绪一度不稳定。马老师一直从各方面关心她,多次找她谈话,并从经济上给予她力所能及的帮助,终于使她顺利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并以优异成绩考入杭州电子工程学院,圆了大学梦。其父母多次表示感谢,但马老师始终认为他只是尽到了一个教师该尽的责任而已,没什么了不起。
在工作上马老师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然比别人多付出了很多,每天早来晚走,从不耽误工作。他患有慢性胃炎,为不耽误上课,他一直靠药物维持,不敢有丝毫怠慢。“非典”期间,为不耽误学生学习,使学生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马老师每天坚持给学生打电话,一个月中,电话费就达近200元。像这样的事情对马老师来讲几乎是家常便饭。马老师始终无怨无悔,因此,他多次荣获区先进工作者、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像这样以事业为重、以学生为重的例子在仁和中学不胜枚举,他们虽然没有什么感天动地的壮举,但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平凡、不求索取、埋头奉献的精神,也着实是另一种令人震撼的伟大。
是的,我们是很平凡的教育工作者,但是我们正用这平凡但不平庸的一生,追求着教书育人、廉洁一生的教育理想。
无数先进的教育工作者不仅是我的榜样,更像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我:要抵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有人问我:做老师累不累?我说:累!“那干嘛还要做?”对,我也时常问自己这个问题。我记不清有多少个不眠之夜撰写教案的困顿;记不清经受过多少次公开课的洗礼;记不清多少次家人不理解的抱怨......但是,我却清楚地记得,孩子们每一个期望的眼神,每一个深情的问候,每一张写满祝愿的贺卡!是的,我想每一位教师,都在为学生的梦想挥洒汗水。“努力执行,认真上课,营造氛围,以身作则,指导人生,廉洁从教。”这六点,不仅是我的信念,更是一代又一代教育人用行动向大家践行的原则!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做一个廉洁的教师,应该志存高远。要把教育当作一件乐事去身体力行;做一个廉洁的教师,应该心怀平淡。不戚戚于名利,不汲汲于富贵;做一个廉洁的教师,应该善于自省。先贤孔夫子尚且一日三省其身,作为平凡教师的我们,又何尝不应该呢?
“我以我心向师魂”,为了孩子们的明天,让我们静心去谛听那花开的声音,脚踏实地,把务实的态度、廉洁的作风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做一个新时期真正的教书育人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