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规矩:孝老爱亲家庭和谐曲
来源: | 时间:2016-06-03
作者:牛栏山第一幼儿园 李海玲
孝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孝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营造幸福家庭的基石。不同人心中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对幸福的演绎也千差万别。我的邻居兰姐对幸福的理解是: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在村里,她有一个人人羡慕的和谐美满的家庭,家中有五口人,年迈的婆婆,后续的公公,勤劳的爱人和活泼懂事的女儿。从她嫁进门的那天起,就当着全体亲朋好友的面立了一条规矩——家和万事兴,婆婆公公就是自己的亲爹亲妈。在她的家庭中,尊老爱幼是村里出了名的。在她刚和爱人确定恋爱关系时公公就生病去世了,留下婆婆带着上学的小姑子。为了不增加儿女的负担,婆婆选择了改嫁。兰姐和爱人舍不得老人,就遵从老人的意愿商量着为老人招赘,自从这个张叔进门后,大家相敬如宾,和和睦睦,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是红红火火。
在生活上,兰姐时刻牢记自己立下的规矩,无微不至、悉心照料老人起居,每天早起为老人做好早饭再去上班,晚上回来一定是进门先去看望老人,询问老人想吃什么,她就给做什么,热菜热饭端到老人跟前。收拾完碗筷沏好热茶、洗好水果后就忙着洗衣、墩地、收拾屋子。她合理分配时间,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家中有大小事先咨询两位老人的意见,使他们觉得倍受尊重。
近几年由于年龄的原因,两位老人的身体大不如前。2009年,张叔出了车祸,兰姐和爱人跑前跑后、忙里忙外,精心照顾老人,使老人备受感动,医院的病友说:“张哥,真羡慕你们一家人,看看你的儿子儿媳多孝顺啊,比我们这些亲父子都强。”说的张叔合不拢嘴。去年夏天,天气炎热,一天夜里三点多钟,婆婆突然感到头晕、恶心,兰姐和爱人赶紧开车送老人去医院,医生说婆婆是紧急脑溢血,幸亏送医及时,再晚一步就危险了。婆婆在医院住了二十多天,兰姐就在医院陪了二十多天。那段时间,为了让老人补充必需的营养,她制定了营养配餐,每天变着花样为老人做好可口的饭菜,送到医院。晚上就在医院陪伴老人,端屎端尿。老人心疼她,劝她不要这么辛苦,她笑着说:“妈,我不累,能天天看着您、陪着您,我心里踏实。”等到老人痊愈出院,她却消瘦、憔悴了很多。医生嘱咐不能让老人着急、劳累。她一有空,就陪老人聊天讲笑话,想办法逗老人开心。婆婆颈椎有病,她天天都要为老人捏肩,还每天为老人洗脚,经常为老人剪指甲。她自己省吃俭用,时常为老人添置新衣、买来鸡蛋、鲜奶、各种水果和营养品。在她的影响下,一家人牢记“家和万事兴”的规矩,彼此关爱、互谅互赏,营造了和谐、健康、温馨的家庭环境。闲暇时,兰姐鼓动婆婆一起参加了村里的舞蹈队,让爱人带张叔一起去练太极,还带着老人出去旅游,放松心情,一家人其乐融融。她以自己的言行诠释着作为一个儿媳应有的责任和孝心。
家和万事兴,只有家庭和谐,社会才能和谐。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家人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在一起,它不在别人的眼里,而在自己的心里。